20140518 哈雷與牛頓 從黑暗到光明舞臺劇觀後心得 202 3號 許維真
「然而我的心 為什麼卻無法安眠?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 月亮會圓缺?」這天,我們來到了高雄文化中心欣賞「哈雷與牛頓 從黑暗到光明」這齣舞台劇,而這次,是我第一次看舞台劇,它,不僅給了我一次難忘的經驗,也給了我一個充滿科學的夜晚!
剛踏入文化中心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舞台和上千張座椅,可真是令我大開眼界阿!而當我們正要跨步進入會場,佔個好位子觀賞時,卻被一旁的服務人員給攔了下來。原來他們官方所公佈的不用門票,指得是待有免費索票的民眾入場後,才開放其他人入場。看著旁人手裡拿著票,大搖大擺的走入會場;看著前排的座位就快要被坐滿了,內心頓時百感交集。我們都風塵僕僕地到高雄來了,該不會要因為沒有事先索票就打道回府吧,再加上剛剛答應老師要先佔好位子的,怎麼辦 怎麼辦!!!不知所措的我們只好站在原地瞎慌張。忽然,不遠處一位和藹可親的婦女走向了我們,並向我們說明她手上有多餘的票,看我們需不需要,哇~此時此刻,心中充滿了無數感激,真是人間處處有溫情阿!於是,我們便懷著受寵若驚的心,拿著票,成功的進入了會場。或許,這在演出前的美好機遇,正是預告著接下來,更驚奇美麗的演出。
演出時間就快到了,隨著螢幕上頭秒數的倒數,布幕緩緩升起,而迎面而來的,又是一陣驚嘆!咦,這不是西方的故事嗎?怎麼一開始卻是以中式的背景來做開頭呢?戲劇的楔子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徐志摩來做連結,訴說著他對康橋的愛;歌頌著他對康橋的迷戀,在演員那洪亮的歌聲及炫麗的光影背景下,帶引著我們一同「再別康橋」,溯著康河,回到那從前所謂的科學黑暗時期。
第一場「南天觀星」,故事來到了南大西洋,那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艾德蒙•哈雷(竟然是郭彥均飾演,前幾天才剛在電視節目上頭聽他說要演出舞台劇呢!)以及他的愛妻,瑪莉•哈雷(歌手曾心梅飾演)在小島上頭,觀察天文觀察生物的點滴,哈雷總是愉悅的向瑪莉分享他所觀察到的各項成果,像是水星凌日、彗星,他也等不及要告訴其他世人他的發現,但妻子卻擔心世人對於慧星先入為主的刻板映像會對哈雷的發現感到恐慌,因此要求要平穩的在小島下繼續生活,於是哈雷便在點點星光下,向瑪麗做出保證,解釋自己的做為天文學家的使命。舞台上那不停變幻的星光背景,深深的吸引眾人的目光,耳邊不時傳來「好美呀」的讚嘆聲。
第二場「鍊金術士」,一開始拿到節目程序表時,就對這一場演出特別的有感觸,因為在國小時,曾經演出過一場同名的戲劇。而故事都同樣是在描述從前的人,對金錢的貪圖,對黃金的渴望,以及對鍊金術的深信。以前的人認為,萬物都是由「泥土、空氣、水、火」這四種素材依特定不同的比例去製做出來的,所以他們相信只要利用火及鍊金石來改變萬物組成的比例,就能提煉出黃金了,但這一切卻都只是大家被利益蒙住了雙眼,不願接受科學的進步。其中有斷對話令我特別深刻~(鍊金士向貴族索取更多的經費)貴族:你只要不斷地煉出黃金,自己不就有源源不斷的經費了嗎,為什麼還要找我要錢?難道......這些黃金不能用?它們不是真的? 煉金士:它們當然是真的,可是,可是…… 貴族:可是什麼?你現在不需要我給你更多的金錢,你現在最需要的是很多裝黃金的袋子!~是呀,如果鍊金術真的成功了,那為何還需要更多的經費呢?這段對話看似滑稽有趣,卻隱含著許多練金士真正的秘密。而鍊金術這奇幻的名詞,也依然是科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歷程!
第三場「英國原野」,描述牛頓的鄉村生活,而由演出內容可知,牛頓從小就對於這世界無比的熱愛、對於大自然有多深的興趣,也了解了牛頓孤僻詭異的個性來自於母親為了生計改嫁的打擊、終身未婚是因為連自己的母親也無法信任。最後,牛頓決定到劍橋大學就讀,就算是做個低賤的減費生也願意。在這般痛苦的環境下,牛頓依然能夠靜下心來,專心讀書,令人佩服。第四場「劍橋大學」,背景來到了劍橋大學最有名望、最美麗的建築──三一學院,學院裡的巴羅教授不僅要求學生要勤奮向學,也要求學生要有適當的體能訓練,而牛頓也在此得到了位來他用來觀察光學的工具──三稜鏡。這段演出結合了許多當今熱門的談論風潮,適時的製造笑點,讓整場戲劇不會枯燥乏味。然而,對於就讀劍橋大學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大學生活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就是學校附近的小酒館。同學們總愛到酒館裡頭抒發談天,而在那和樂融融的氣氛下,生性孤僻的牛頓卻獨自一人坐在一旁,不想容入大家。戲劇裡頭也有提到,牛頓一句重要的名言:「我看得比別人更高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誰也想不到這句名言,竟會是牛頓與同學虎克在酒館裡頭互相嘲諷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
弟五場「倫敦瘟疫」,當大家在酒館裡頭飲酒作樂時,外頭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倫敦瘟疫越來越嚴重,黑死病急速蔓延,劍橋大學也因此暫時關閉。在平民區裡頭,感染瘟疫的老鼠滿街跑,路上擺滿了沒有被掩埋的屍體,沒有人敢開門去拯救街上的行人,這顯示了,人們在這般左右為難的非常時期,還是都會先保全自己。而這場瘟疫大浩劫,造成了成千上萬的民眾死亡,使得倫敦有一大段時間成現死城的狀態。同時,在海洋的另一端,又是何種情形呢?第六場「海上星空」描述著哈雷與瑪麗做完對彗星的研究,準備回到英國。船上的哈雷迫不及待的要將成果展現給世人,但妻子瑪麗仍擔心不已,擔心丈夫會遭受到嘲笑;擔心丈夫會引來殺生之禍;擔心丈夫的自信心會因而受到打擊。而哈雷一樣向瑪麗證明了自己的決心「為了真理,什麼都不怕」,並再次用歌聲,在星空的陪襯下,表名自己對妻子的愛。
第七場「宇宙發現」,瘟疫結束後,大家重返家園,有些人依然沉進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而牛頓卻在這段時間裡頭,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研究,像是光學,他證明了所有的光都是在「與白光的分合之間」形成的,以及從一顆掉落的蘋果引發省思的「萬有引力」,解釋了為何月球會繞著地球轉而不會掉落下來。在大家苦難的時候,他卻還能理性的站在科學的角度來做研究,我想,這大慨就是科學家們對這個世界的大愛吧!此戲劇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來描論這一切看似深奧難懂的知識,讓大家在休閒娛樂的同時,也能學習,正所謂「寓教於樂」呀!牛頓曾說:「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麼看,但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好像只是一個在海濱嬉戲的孩子,不時地為比別人找到一塊更光滑的卵石或一隻更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而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卻還完全是個謎。」他這一生熱愛自然,也將他的一生奉獻給了科學,而他那謙虛不自滿的精神,直得大家效仿。
第八場「劍橋講座」牛頓憑藉著這些偉大的發現,當上了劍橋講座的講師,那年他才年僅26歲。這樣的榮耀,令許多科學家都倍感眼紅。而在同年,牛頓與哈雷於劍橋大學第一次相見,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就在那年,1682年,「哈雷彗星」正好飛越了地球。
第九場「康河觀星」哈雷與牛頓這兩個人志同道合,十分投機。哈雷運用了牛頓的數學公式成功的計算出慧星的移動軌道,並找到了其規律性──每76年,哈雷慧星會經過地球一次。此外,哈雷也協助了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而原本與牛頓爭執誰先發現數學公式的虎克,也在此書出版後,欣然接受了。這,就是科學,總是在亦敵益友的摩擦下才得以進步。第十場「慧星歸來」,成功計算出彗星規律的哈雷,沒能夠活著來見證自己的計算成果是否正確,哈雷死後,只剩瑪麗及牛頓的助手,亨佛利•牛頓,為了牛頓與哈雷的成果,在76年後,每天搬著望遠鏡,在點點星空中找尋彗星的蹤影。終於在1758年的聖誕夜12月25日,慧星回歸,證明了牛頓與哈雷他們所付出的並沒有白費。看到這裡,不禁對這兩位科學家的貢獻,深感佩服呀!
這場舞台劇,大量的運用了許多歌曲的穿插,以及布幕背景的轉變,讓所有欣賞的觀眾有生歷其境的感覺。看完了這場演出,心中有股莫名的快感,不僅僅是因為對科學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是觀賞了他們努力的過程,且讓自己貼近了當時的生活,打從內心最深處,來為這兩位科學家做見證,見證他們是如何帶領著科學的觀點從黑暗到光明,感謝為了這場舞台劇的演出所付出的每個人,因為有了你們,我才得以享有這場完美的饗宴。期待明年科學舞台劇的演出,而這次的經驗,我感到相當值得,也相當滿足。
延伸閱讀>>>
萬有引力-科技大觀園
http://goo.gl/Fgdupo
葉列寧彗星和戴森樹–過去的掃把星 未來的大福星-科技大觀園
http://goo.gl/e0Pv3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