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想於"生物趴辣客"的小蔡老師,於是決定在週六班進行讓學生考古的課程。
前一晚,先找了幾張比較適合的圖片,然後貼在厚紙板上,再貼上"卡典西德"
保護膠膜。之後,再用剪刀將每一隻貼好的恐龍剪成約十片左右的小片。

感謝至誠組長提供的小臉盆可以裝沙子,請了三年級導師班上的六位學生到跳
遠的沙坑裝了六盆回來,辛苦他們長途跋涉了,看來要慰勞他們一下了。然後
要感謝小宇宇提供他的積木來製作房子,因為總不可能因為考古把別人的房子
都弄倒了吧!所以也要學生練習這一塊。



工具的部分前一天在金玉堂買了一支十元的刷子總共買了12支,一支15元的大
刷子買了6支,然後再用樹人醫專來招生所發的尺每一組也放一支。後來想說這
個"考古盆"應該也要有一個小旗子當作標示,所以每一組又製作了寫上組別和這
一盆總共有幾片的小旗子。因為如果不跟學生提示一下裡面有幾片的話,他們可
能真的會找很久。


成品


課程是兩節課的時間,大約一節課多一點學生們就可以找完所有的遺骸,因為有
準備學習單,所以他們必須記錄出土順序並且畫下來。之後,學習單的第二個部
分是要他們同組討論依據所發現化石的特性,判斷恐龍的食性、棲息地、以及其
他特徵。最後就是讓他們運用辦公室的電腦、各處室的電腦以及我的電腦查恐龍
的名稱。最後,學習單在我檢查過後,進行各小組分享,沒想到,大部分的人都
說不會當個考古學家,因為考古是一件很累人的工作、自己很沒有耐性。還好,
幸運的是有一位學生說他可能會從事考古工作,因為.........他覺得很有興趣、
很好玩。其實,考古還真的需要興趣才行呢!
最後,利用十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們把環境整理一下,因為沙子還是會不小心掉到
地上,還是要用掃把打掃一下。也把桌椅都排好對齊。
學習單會讓孩子們帶回去,因為最後一個部分的心得需要撰寫才算是整個課程的
完成。所以,學習單的部分就稍後放上囉~~
挖掘現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