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20111116 三年級水火箭試射~


三年級是正式比賽之前試射的最後一梯次。在三年級試射完畢之後,緊接著就是全校的
水火箭大競賽了。(感謝寶鐘主任提供的照片)







應該是沒有鎖緊,我再確認一下。






這一支的方向好像不對。


家勳說要射到保安宮,結果保安宮只在前面幾公尺處。呵呵~~


看角度應該也射不遠吧!




怡雯這一組竟然射到後面去了~~真是厲害啊!


趕快去撿~~


這個角度就對了~~


摔慘了的一組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20111119生物趴辣客4 (part 2)~天龍國之行



宣如老師用學生的相對位置說明木質部、韌皮部與形成層的新舊相對關係。

下次也來試試。



Yukie老師分享了關渡自然公園的生態調查方式。





季瑾老師分享用cellcraft來玩細胞~很好玩^_^







如果上課可以讓孩子來比手劃腳,那一定很好玩!!

胎盤老師(會這樣子叫的原因是因為spiderbella老師在生完小孩之後,還把自己的

胎盤拍了下來),太厲害了!







讓孩子們實際調查大賣場的多多以及裡面所含的酵母菌含量,不錯的分享!









個人非常喜歡小新老師的光合作用繪本,等發起團購一定要多買幾本當作獎品。



連結在此:

http://browbio.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0.html#more







Nemo老師的耶誕歌唱出血液循環,看來孩子們又有新歌可以唱了!









月鈴老師在中午的時候示範了酵素的實驗





魷魚老師分享了各種生物的呼吸溝造。藉由小組討論、相聲、上台報告增加孩子們對學習的深刻印象,很棒!













里運老師延伸阿簡老師的細胞分裂手指活動,減數分裂也可以喔!



皮卡灣老師的DNA密碼,我下次也要來玩一下!說明基因真是清楚又明白。














裡面的密碼是"raise your hand",請問你們看出來了嗎?^_^





以科南偵探故事拍攝成影片,進行相關DNA的實驗,學生擔任演員的演出,一定是印象深刻。





阿清老師的演化狂想曲,很特別。不知道班上的孩子會畫出什麼東西呢?







看見氣球一個一個充滿氣體,大家都開心的笑了。我想課堂上的孩子一定比我們更驚奇、更感動吧!



蘭老師的紅蝴蝶觀察記錄





什麼?校園也可以尋寶?馬哈哈老師把認識校園植物變成尋寶遊戲,真是不錯的點子。下次來試試~~



我的環教所學長喜青的分享





你會希望未來你的孩子是左邊的情況還是右邊的呢?





大家都認為環境教育很重要,可是環境教育永遠不會被擺在第一順位,反而都是被邊緣化,為什麼呢?





這個課程設計下次我可以在班上進行,已經在構思課程的進行方式。







劉新老師實際帶領現場的老師們進行一場分子、原子觀點的光合作用,印象深刻啊!













最後,阿簡老師分享之前我看了一下筆記,發現已經收穫滿滿了





阿簡老師分享的超聲波裝置(原來汽車的倒車雷達也可以用在教學上)





這個是會電人的裝置,只要手同時抓對了粉筆夾,馬上會通體舒暢!



這一個是看反應的玩具,也是會電人的。



再來就是猜數字、夾擊數字的玩具,最後那未被電到的老師,手瞬間放開了那個玩具。





最後的抽獎活動也是很刺激,大獎是實物投影機呢!





後記:



老師們給我的回饋卡如下:















後記:



自己非生物本科教師,所以自從第三屆趴辣客參加至今對於我而言,其實是一直

在學習各位老師們的創意,並在回到學校時將老師的創意傳授給孩子們,讓孩子

們對於課程更感動、更有興趣、也更瞭解。



"回歸於孩子",讓學生對於課程更有探究的態度、探索的方法、研究的精神我想是

這一群熱血的教師都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因此在趴辣客的工頭集思轉型之際,我仍

是收穫滿滿,仍是樂見創意的教學加諸在孩子們身上時,孩子們臉上那開心的笑容

。我想,這應該就是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看見的。



對於我而言,我要做到的是慢慢的將各位老師以及自己的教學與教具分科整理起來

,若能夠有做有系統的歸納整理,未來在上到該章節時對於可以運用的教具以及教

學方法也可以比較清楚明瞭,並且可以隨時更替改進。



聽完喜青的分享彷彿將自己又拉回在環教所的日子,總是有一份對環境的責任在肩上

,還記得多年前詢問張老師國中課程如此繁重,怎麼有時間進行完整的環境教育,

老師說:那就給一個觀念、種個種子就好了。一直謹記這樣子的話,慢慢利用課閒的

時間進行環境教育的教學,卻沒想到可以進行環境教學的機會與時間越來越多,更多

綠的種子也漸漸的發芽。



對於我們還算郊區的學校,目前各位老師所分享得出來的教具以及教學方式已經足

夠讓他們很"驚豔"了。每每在孩子們的感動中獲得動力,走出去,再學習。





對於一些老師在回饋卡上面提到的部分也在此回應。



做班訊累不累人呢?其實蠻辛苦的。但是最辛苦的是第一屆,每個星期四都是我最

痛苦的時候,因為要想給家長的話、給老師的話、給學生的話,以及隔天要將該週

成績統計,還有在網路上搜尋著對孩子們有幫助的短文,其實不輕鬆。但是有了第

一年的資料之後,未來在班訊的出刊上就會省力許多。因為有第一年的累積,文章

的部分有些可以重複閱讀。



為何不找一個團隊做這一件事情呢?其實,我也想要有一個團隊進行班級經營、教學

策略的分享。但是,在學校的生態中必須先低調的做好自己的部分,慢慢的才能夠去

影響其他老師跟進,也跟著製作屬於班級的刊物。目前,學校也有一些老師開始每週

製作類似班訊的文稿,我想,病毒已經擴散出去了。呵呵~~可能也是因為用的軟體

(Corel Draw 12)對於學校教師比較難入手的原因,才會讓自己的檔案很難分享出去。

會用這一套軟體的原因是因為排版上比較容易,可以拉到自己想要的地方。只要會一

些基本的功能就可以讓日後的排版更容易。未來打算針對學校教師進行一場這個軟體

的學習,這樣子才有辦法建立一個分享的團隊。未來整理一些檔案也會傳給阿簡老師

,讓對於這一套軟體已經嫻熟的老師可以以我的班訊為基礎,然後製作屬於自己班上

的刊物。



至於班訊的內容怎麼可能去擠得出來呢?這我就要套用艦長老師說的:觀摩、觀摩、

再觀摩。練習、練習、再練習。常常寫、寫久了也就習慣了,也越來越不會花太多的

時間就可以把每個欄位完成。這真的需要練習。



還記得第一次發班訊時孩子們覺得奇怪又困惑的表情,拿到班訊之後目不轉睛的看著

,到後來實際在班級經營中發酵。這兩年嘗試用班訊跟家長做進一步的溝通聯繫。我

發現我打給家長的電話變少了,因為家長會知道孩子們這一個星期在學校發生了什麼

事情,下個星期要進行什麼樣的課程以及演講。對於這個階段孩子不太願意跟家長分

享太多,我想班訊也扮演著一個補足的角色。



我在帶新的一屆學生的時候都會制約他們,我都會常常帶相機去亂拍他們。一開始他

們都躲東躲西的,漸漸的不會怕鏡頭了,反而會比YA了。為什麼要這樣子去做呢?

因為國中是個過渡階段,我希望將他們這個階段的點滴凍結下來,當他們日後漸漸成

長,回過頭來看看那時發生的事情,都還是生龍活現。我應該算是個很喜歡記錄孩子

們成長的老師吧!因為我發現"累積"的過程很辛苦,但是力量卻是很驚人。



還記得實習時一位資深教師曾經跟我說過,教書大概到了第五年就會慢慢失去教學熱

忱,那時候的我其實不太相信、當然也不太願意變成這樣子。所幸,已經度過了第五

年,而自己的教學熱忱還在,希望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20111119生物趴辣客4 (part 1)~天龍國之行







長長的分享列表,代表這在現今教育界還存在著的一股活力。很難想像這是

一個由下而上的教師社群分享,持續至今。我想如果這股力量可以像月鈴老

師所說"像病毒一樣蔓延",那麼我還真的希望整個教育界能夠都被感染,而

且中毒越深越好。



希望能夠紀錄與分享當天自己所看到的點滴,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長能

夠看見還是有這麼多用心的老師在培育未來的下一代。



生物趴辣客4~~上菜囉!





生科系的教室,分成兩間,一間作為教具分享,另外一間則是主菜與小菜的分享。

在自己專注聽的當下,有些老師們來不及拍照與錄影,所以就盡量的紀錄自己相機

中有的部分以及印象較為深刻的部分。





YoYo Lee老師的分享,沒想到孩子可以將植物單元的概念畫得如此豐富,孩子們的潛力不容小覷。





廷祐老師的分享。"細胞可以被買賣嗎?"我想光是這一個問題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再三了。環境教育強調批判性的思考,也要孩子們學會"批判"而非"批評"。能夠在面對社會議題從不同的面相切入看事情。





還記得高中時的我不想要當"青蛙的劊子手",沒想到Kitty想出了用布偶蛙蛙來代替,順便也可以考解剖的手勢、還有布偶青蛙哪裡有問題,真是的太厲害了!













梅子老師分享讓孩子們實際去計算台灣農地多少以及產米量多少,並計算是否足夠供應全台灣的人民食用,進而帶入環境議題的教學。





感謝Moonkiddy老師分享美國生物教師研討會的相關照片,原來國外也有很多精美的教育啊!超級想要買來給孩子們看的。





















justmurmur老師分享了moodle在評量上的應用,感覺好像不錯,改天也要來好好研究一下。





原來Word可以畫圖畫到如此"神"的境界,真的是太佩服MaRko老師您了!連顯微鏡、鏡下的物體移動、溫度計..等都可以呈現。真的是大開眼界啊!





朵朵老師分享了互動式投影機的應用,有點類似電子白版,造價比較便宜。不過,孩子們的觀察力還真的是令人無言。









瘋浪客老師正在介紹用學名查植物相關資料的操作。很棒!





維管束原來還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呈現,很清楚也很特別。

















柏成老師製作的消化系統的拼圖





這個葉綠體的模型真的是太特別了,這樣子孩子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葉綠餅存在的型態。





芳伶老師的花媽介紹內分泌系統,也是我覺得很不錯的,對孩子而言以一個他們熟悉的人物說明相關腺體的位置,印象會很深刻。













哲源老師分享的食物鏈與食物網的互動教材





用這個教具孩子們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基因、染色體、性狀的關係。









這個化石標本做得跟真的一樣,佳慧老師您真的是太厲害了!或許也可以帶週六班的一年級孩子實際來製作屬於自己的化石標本。





之前有教孩子用童軍繩編DNA,沒想到吸管也可以,又多學到了一項。





看到這個有沒有回到孩提時代呢?這些生物教具有很多細關節,像那隻虎頭鋒尾部還有針可以刺出來喔!









教具分享實況



而我自己也分享了班上孩子(莉涵)的班訊、我送給孩子的畫以及這幾年下來的輔導記錄。看著老師坐下來細細的閱讀班訊的內容,感動之餘也才發現"累積"的力量其實很大。









上午的主菜 台北中山女中的艦長老師。經典名句"觀摩、觀摩、再觀摩。練習、練習、再練習"





很認同艦長所說寫不出文章,就是閱讀不夠多,所以要寫得出有內容的文章,就要大量的閱讀。









這竟然是老師高三的時候寫的,果然是"好厲害"啊!不過老師點出了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文章詞藻華麗,但其感動人心卻不及其他平實但卻把感情放進去的文章。其實就是我常常跟孩子們說的,寫文章要有"溫度"啊!



以神話故事開端、中間夾著科普文章本文,再以故事結尾,還真的是很特別的撰文方式。













後記:



附上自己簡報的ppt轉檔,兩分鐘的分享,謹記得阿簡老師說過的"就當作介紹與廣告,有興趣的老師再自行深入瞭解"